十年前,我們從這里畢業;十年后,我們都已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感恩母校教給我們的技能與實干、敬業精神!

N莊奕燁
當陳煥杰再次踏進泉州理工學院時,十年的滄海桑田,讓他眼前一亮,“搬遷后,晉江校區更大更美,而且,理工的傳統還一直在延續。”
2005年,陳煥杰畢業后奔赴深圳,從一線的手機觸屏技術員做起;到2014年,陳煥杰一手創辦的手機觸屏公司銷售額超10億。他也被評為“深圳好青年”。
陳煥杰說,“在理工,早鍛煉磨煉了人的意志和堅持;而學校自始至終所鼓勵的,是閩南人最特有的愛拼敢贏的創業精神。”
在火熱的夏天,跟陳煥杰一樣,理工學院往屆的畢業生從四面八方趕回泉州,參加母校的各種盛典:校友總會成立,創業者協會成立,2001級畢業十周年慶。
對理工來說,畢業生是學校最寶貴的資源。董事長吳金營,甚至能叫出很多早期學生的名字。
從中專辦學開始,到中營學院,再到后來的泉州理工學院,校區搬了又搬,但,最根本的精神內核,卻始終沒變。
早鍛煉制度堅持了28年,風雨無阻,一路風雨一路高歌,從晉江金井唱到泉州市區,再到晉江內坑。
獨特的“創業者搖籃”創業激勵機制,讓無數的理工學子從一紙高考成績單的落寞中坦然走出,建功立業,成就新的夢想。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吳金營說,“人的身體是基礎,早鍛煉可以使人身體強健,并培養堅持和刻苦的精神。這是人生事業成功的基石。”
“起跑慢并非就永遠落后,只要努力,起跑慢的學生也可以贏在終點。”副董事長吳濱如說,只要有一念堅持,就能化生萬般奇跡。
泉州理工學院,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