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設立高校“政府助學獎學金”每年可資助8萬貧困生
貧困生不用擔心上不起大學了!5月13日,“全省高校貧困學生助學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發布消息稱:從2005年起,省政府設立高校政府助學獎學金,對全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學生中約20%左右的貧困生實行生活補助,資助其完成學業。這項工作目前已被列入2005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請今年被全日制普通高校錄取的學生和家長們放心,絕不能因為貧窮而放棄上學機會,請一定先籌足路費到學校報到---若家中無法籌到路費,可向當地信用社申請小額貸款,對此央行與銀監會已聯合向國內各地下發文件。即使實在無法解決路費問題,也務必設法到學校報到,我省高校都可實行‘先注冊、后繳費’。”被問及想對今年全省高考考生說什么時,當天出席新聞發布會的省教育廳副廳長張程遠表示,他預祝大家高考取得好成績。
據了解,目前我省普通高校近40萬名,在校學生中,貧困家庭學生約占20%,人數在8萬左右。高校政府助學獎學金,就是面向我省高校這些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優良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含民辦高校、成人高校普通班學生),按一年在校10個月的標準,發放補助額。對其中5%左右的特困生每人每月補助150元;其余15%左右的貧困生,每人每月補助100元。據此測算,我省高校約8萬名貧困學生每年需安排政府助學獎學金9000萬元,其中60%資金由省級以上財政負擔,另40%資金由各高校從學費收入中提取部分資金解決。
“為做好這項獎學金的實施工作,省政府要求把好政策落實關,省財政和高校籌措安排的“政府助學獎學金”,學校必須按補助標準及時足額落實到貧困學生個人,絕不允許搞平均分配或輪流分享;把好評審關,各高校應制定科學的綜合測評辦法和評審細則,在報送、推薦助學對象之前,應將評審名單公示7天;把好監督關,各高校將通過有效途徑公開資助信息,包括資助的范圍、條件、名額、標準、程序等,建立并公布暢通、有效的舉報和申訴渠道。省教育廳、財政廳將建立定期報告、檢查或不定期抽查、通報制度。”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彭照杉在發言中強調。
張程遠還介紹說,我省已逐步建立以“獎、貸、助、補、減”和“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據統計,2004年省教育廳經費直管高校發放困難學生補助1351萬元,受助學生3.4萬人;發放勤工助學金1439萬元,受助學生2.8萬人次;減免學費1262萬元,受助學生1.4萬人次;發放獎學金4293萬元,受益學生4.1萬人次。至去年底,全省41所普通高校累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1.9億元,獲貸學生3.7萬人次。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張程遠分析說,高等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困難學生人數增加較快的原因主要有三:國內總體收入水平不高,普通高校中50%的學生來自農村;一些家庭遭遇變故等特殊情況;高校近年采用成本分擔機制,逐步實行收費政策。他并且透露,對我省中小學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也正在完善中,如即將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低保家庭學生“兩免一補”(免書本費、雜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政策等。
發布會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朱清主持,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也出席了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