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
一善書院 陳錦連
2022年3月13日,一個讓所有泉大人難以忘記的日子。從這次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泉大已經封閉管理26天了。在這26天當中,我的感受就是有苦有累,更有感動。
在疫情封閉校園的這段日子里,在校學生的情緒逐漸低落、煩躁,快遞、健康、餐飲、網絡、心理、寢室矛盾等問題接踵而至,好在我的身后還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幫助我解決這些繁復多樣的訴求。
在解決學生訴求之余,我還承擔起書院數據報送的工作,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隨時開展摸排并報送書院學生、教職工、家屬的行程軌跡、健康碼、核酸檢測等數據。當最初面對這一千多條數據及各項報送要求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但經過大數據的多次“錘煉”,我也越發得心應手。
除了上面兩項主要工作內容之外,我的日常還包括下宿舍。這段時間里,我幾乎天天都在學生宿舍中度過,發放愛心禮包、抗原試劑、防疫物資,檢查宿舍衛生,巡查上課情況,安撫學生情緒等等。
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是看著身邊的同學們即使戴著口罩也藏不住的眼角的笑意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后的那句“謝謝老師”,都讓我感到無比溫暖,覺得再苦再累也是職責所在,為了同學們都是值得的。

暗夜終有破曉時
雙馨書院 潘婷婷
一覺醒來,工作群里連發了好幾條通知,讓我們通知學生趕緊返校,疫情又一次襲來。從那一刻開始,我便知曉,又有一場艱難的戰役要打了
吃飯是頭等大事,整個學校飯點的餐真的好多,一車又一車地送過來,短時間內要完成分書院、裝框、裝車、配送。稍稍慢了,餐就會堆積,學生就吃不上熱飯了,這樣一想,手上的動作就快了起來。
在場的所有志愿者都是鉚足了勁在干活。那天下午,大雨傾盆,電閃雷鳴,大家齊心協力,為了同一個目標,完成同一件事。
疫情期間,光“每日健康上報”都讓人心力交瘁,一些人總是不按時打卡。我想到了“折磨”他們拖拉毛病的好法子:沒有按時健康打卡的,在宿舍跳舞,通力合作, 既鍛煉了身體,又讓他們長記性。我作為記錄者,幫他們拍視頻記錄下來,不時提醒他們改進。
疫情期間,很多工作都重復且繁瑣,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學生出現不同的狀況,我很享受和學生交流的每個時刻。我希望時刻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時,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奮戰滿月,靜等花開疫散
雙馨書院 張潔
回顧這四周以來的抗疫生活,二十五歲的我在疫情期間直接過渡到一個“嘮叨大媽”,從“點對點”的每日線上交流——健康打卡,到“全覆蓋”的在校生全員核酸檢測,確保每日信息報送暢通及時,實時跟進學生每一輪核酸檢測情況,學生也逐漸熟悉了核酸的要求,形成了彼此之間特有的默契,與學生之間言定了不用明說便知悉的“老地方”。每日準確填報學生各類信息,確保有效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學生管理調度力度。“身份證、采樣二維碼、學習通掃碼登記,不要貼貼保持距離”仿佛已經刻在語言系統里形成慣性,在疫情時期成為日常的重復輸出。
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輔導員,與學生同吃同住,做好學生所需的每一件小事,以完成自己工作職責的方式為抗疫踐行應做的貢獻。在疫情校園封控的當下,學生宿舍隔離生活有更多時間和學生溝通與交流,也在這個需要共克時艱的過程里收獲了彼此給予的勇氣和信念。疫情期間的“被需要感”充斥著工作價值的滿足感,也更具幸福感;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疫情中的所做所言變得更加有意義。
早日退疫,春暖花開
三創書院 劉俊輝
“同學,你的健康打卡還沒填報,如有身體不適發熱等情況第一時間聯系我”,“晚上開始全員核酸檢測,請同學們在宿舍待命,等待集合指令,晚上風大,注意保暖”,“隔離期間不要恐慌,老師一直都在你身邊”……本輪疫情發生之后,時刻擔心學生是否健康、安全、生活是否有保障、課程是否受影響,隨時待命,做好學生的“守護人”。
積極引導學生們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態,積極預防、減緩和控制疫情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在同學們接到流調電話以及黃碼的時候感到緊張時,第一時間回復,讓其不要過度緊張,要保持好心態,宿舍多通風消毒消殺,出宿舍戴口罩,給學生注入一劑心理預防針,增強心中的確定感,減少內心的恐慌感。
落實因疫情無法返校的學生的在家狀態以及學習狀態,并強調在家非必要不外出,專心上網課。
進行雙院聯動,書記、院長、班主任以及輔導員走訪學生宿舍,以面對面零距離的交談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變化,投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輔導員心系學生,下宿舍發放口罩以及消毒水。由于封樓來得太突然,許多同學都向輔導員表示沒有準備好生活用品,輔導員親自去為同學們進行采購,并為學生發放愛心物資。
抗擊疫情的行動中,作為輔導員,始終與學生在一起,用責任與擔當、真干與實干,守護著學生的平安健康。期待疫情早日退散,靜待春暖花開,摘下口罩!
同心抗疫與學生共成長
八方書院 柯志濤
如果不是突發疫情,可能2022年3月3日,就僅僅只是一個平常且又普通的周末,11:35,一通緊急會議電話,讓我瞬間從睡夢中清醒。隨后就開始了我不平常的一個周末。
“喂,是xxx家長嗎?我是xxx的輔導員,他現在有在家里嗎?因為泉州這邊突發疫情,這邊建議您的孩子暫時先不用返校,讓孩子安心在家里上網課,具體返校時間等待通知,嗯,好的,再見......”在重復了第十七遍這段話以后,我放下了手機,我也明白了這場無聲的戰役也算是真正的打響了。
因為晉江市全域成為管控區的緣故,為了進一步的降低疫情的風險,學校決定要求學生暫時只能在書院范圍內活動,訂餐需要通過校內平臺進行點單,我與林朋右老師,在收集里學生所需要物資后,去超市進行購買,三月份一共進行了六次這樣的物資購買,滿足了學生的日常需求。
后續平臺穩定后,書院工作也逐漸流暢后,作為教職工男籃的一員,在黃世強老師的號召下,教職工男籃志愿服務隊迅速集結,進行分餐與送餐服務,雖然很累,但是一群人都在努力的做一件事——讓學生吃到熱飯,吃飽飯。看著一筐一筐的飯菜被運到各個書院發放,內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學生身上就是有這樣一種魔力,仿佛可以給老師無限蓄電”,疫情讓我獲得了更多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每次派發物資時,我也總喜歡在學生宿舍聊一聊最近有沒有好好上課?而在與他們攀談時,看到他們的笑容,也進一步緩解了一天工作的勞累。
24小時全程待命,不分晝夜堅守崗位。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與學生相處的方式,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也是真正給了我與學生共同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因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
八方書院 戴冬雁
從3月13至今也有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里,兩天一捅成為常態,輔導員的日常開始變成不是在核酸就是在帶核酸的路上。因為疫情,我能理解老師和同學都備受煎熬,學生短暫的大學生活,被疫情占了一半,老師們有家不能回。
在這特殊的時期,看著每個志愿者老師在核酸的日子里了奮斗到凌晨四點,我的退伍軍人學生在組織核酸隊伍后第二天又投身到送餐隊伍,有的老師在四點結束后第二天一大早又要投身送早餐,真的希望學生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體諒,多配合一下疫情防控工作。我們相信,泉州會好的,疫情會好的,春天會來的。
在這段時間也希望大家可以放平心態。好好在大學里鍛煉自己的本領,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大學里找一些事情做,讓自己的課余生活豐富起來,發揮好大學的平臺。大家應當清楚的知道可能短期疫情不會消散,社會的競爭也不會消散。唯有苦練本領,才不算枉負青春。
同學們,大學本身是愉快又開心的經歷,是自己青春里最美好的回憶,如果現實不盡人意,就自己把它填滿。
因為,少年就是少年,他們應當看春風不喜,看夏蟬不煩,看秋風不悲,看冬雪不嘆,看滿身富貴懶察覺,看不公不允敢面對,只因你們是少年。
共同努力,迎來曙光
商學院 徐燕琴
3月13日午睡起來,感覺全世界都變了,看到疫情的消息,馬上預約順風車返校。因疫情越來越嚴重,為貫徹落實嚴格防疫要求,學生不能在外面逗留,在超市出現了很多學生在瘋狂購物,跟學生虛心勸導和解釋,學生有序排隊并理性購買零食。
跟班主任去八方書院看望學生,跟學生聊聊天,安撫學生情緒,有任何需要幫忙的直接找老師。跟潘婷婷老師一起下宿舍看學生,囑咐要按時吃飯,上課不能遲到,強調作息要規律。
除了完成日常行政工作,每次核酸都可以看到我們學業輔導員的隊伍,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我們還督促在外實習的學生健康打卡,安撫在封控區的學生。每一次只要有核酸,我們也是積極參加,就是希望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早日迎來光明曙光。

泉大抗疫有我——我是一名平凡的輔導員
國科數字產業學院 潘曉虹
春日漸暖,一波倒春寒的疫情,將明媚的春光蒙上了隱隱的烏云。3月13日,隨著學工之家群“請輔導員速度返校在崗”的通知傳來,學工系統疫情防控殲滅戰吹響了沖鋒號。在第一時間,學院所有行政人員迅速到崗,無一例外,至此,這場抗疫硬仗,打了整整26天!作為一名輔導員,在抗疫的這段時間里,工作時間已經不分上下班,隨時都是待命狀態。但是還好,在每天緊張的進程中,我的學生們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在突發疫情的嚴峻形勢下,手機成了我們一個個至關重要的信息收發站。第一時間傳達教務處、學工處、學院各項防疫工作安排,第一時間處理學生上網課突發情況,為了保障學生們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的順利完成,了解同學們各項需求,除了每天關注同學們線上課程的上課情況,線下也是時不時走到學生們的宿舍查課、巡課。
了解到同學們在宿舍樓里采買各類生活物資不方便,我們第一時間幫學生采買物資,運輸到書院。
封校以來,校領導、教職工、教工家屬紛紛加入抗疫教職工志愿服務隊中,共出動近百人次,為全校學生提供送餐服務,全力保障學生們的用餐。而作為輔導員的我們也加入這個隊伍中來,為同學們送餐、分類、裝箱,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段時間以來聽得最多除了“上網課”還有“做核酸”,十二輪的核酸檢測,所有學業輔導員也都加入了核酸志愿者隊伍中,我們是輔導員,我們也是信息采集員,我們還是數據收集員,我們更是秩序維護員。有熬夜加班掃碼的疲憊,也有早起接著掃碼的犯困,黑夜中的堅持,寒風中的堅守,一起看過泉大的星星,看過泉大日出,也看過泉大的夕陽。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人居環境學院 陳穎
2022年3月,泉州突發新冠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落實就是擔當,校園封閉式管理,人居環境學院根據上級部門和學校防控統一要求,始終將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等教學和學生管理指導思想。作為學生工作者,宿舍樓、辦公室、學習通、微信、QQ群等,都成了我們沒有硝煙的“戰場”。
為了推動多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進一步貫徹落實“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思想,關注學生在疫情期間線上學習情況以及生活、心理狀態,學院聯動書院,不定期走訪宿舍,檢查學生宿舍衛生情況,提醒同學們每日按課表準時上課,同時學院內部每日進行線上巡課、聽課,作為教學秘書,為了能夠實時關注學生出勤情況,針對嚴重遲到早退的學生,通知相應輔導員進行提醒、談話。
在疫情爆發一段時間之后,學校為了學生的安全著想,志愿者不再由學生擔任,所以學業輔導員們紛紛投入相關的志愿工作中,與其他志愿者老師一同并肩作戰。我一共參與了八次核酸檢測的志愿服務,時而深夜,時而清晨,工作內容包括維持秩序、清點人數、收取采樣管等,在這特殊時期,我院在校人數較少,但我們在校老師都勇于承擔,積極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完成職能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相信春天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