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間,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組織開展“追尋領袖足跡,體悟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全校共報備團隊161支,參與實踐人數達3765人。泉大學子用腳步丈量祖國熱土,以行動詮釋青年擔當,他們走進基層、探訪歷史、傳承文化、感悟經典,在寒假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錘煉品德能力,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蓬勃力量。
追尋領袖足跡 感悟領袖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六年七下晉江深入調研,總結提煉了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為主要內涵的“晉江經驗”。
校團委“追尋領袖足跡,體悟‘活、優、富、美’”實踐調研團,深入挖掘晉江市內坑鎮的紅色故事和當地在“晉江經驗”引領下的發展變化,創作說唱歌曲《烽火內坑》,把當地的紅色故事、產業和人文寫進歌里,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八方書院“法治護企”晉江經驗實踐團,走訪調研晉江知名企業,采訪企業代表,進一步探索“法治護企”的生動實踐。
傳承非遺文化 體悟民俗文化魅力
閩南古早味、春聯、剪紙、磚雕、梨園戲、舞香龍等民俗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民俗畫卷。
商學院“探非遺之跡,尋閩南今夕”實踐隊開展“黨建+社會實踐”活動,成員們從文創產品設計、線上線下融合營銷等角度切入商業思維,為非遺“走出去”提出構想。三創書院“厝夢重構:數字技術下的閩南古厝修復”實踐團為晉江市龍湖鎮福林村一座破損嚴重的閩南古厝進行數字化修復,并搭建出實體模型,創意設計文創產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八方書院“乘世遺之風,重走海絲路”專項社會實踐隊和雙馨書院“泉韻遺風,文化魅力探索”實踐團為泉州世界遺產點制作創意紀錄片、文創產品、旅游攻略、旅行紀念冊等,助力泉州世遺發展。




探究春節內涵 講好春節文化故事
實踐隊深入各地探尋春節文化的豐富內涵,以青春視角展現春節的歷史淵源、傳統習俗和民俗特色,呈現多元文化包容共存、美美與共的動人圖景。
一善書院“承春節食俗,揚非遺風華”實踐隊探究春節南北方的美食差異,深入體驗春節文化。三創書院“海韻漁歌迎新歲,鄉情年味醉文明”漁鄉年味實踐隊記錄和展現浯嶼島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漁家文化和海洋信仰。拾德書院“龍舞傳古韻,香續非遺情”實踐隊生動展現“舞香龍”的藝術魅力與背后的文化故事,探索非遺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路徑。


體驗海洋文化 探尋海洋文化底蘊
實踐隊深入各地,體驗海洋文化有關的民俗生活、歷史、信仰等,以青年的視角、青春的足跡探究海洋文化的獨特價值。
四實書院“探海韻真章,行文化遠途”海洋文化調研實踐團,探尋漁家服飾、漁村建筑等民俗,探究媽祖信仰等沿海居民的信仰體系。雙馨書院“海絲啟航夢飛揚,海外航跡‘馨’韻傳”實踐團通過所學海洋文化制作課件以及短視頻,為廣大青年學子講授一堂不一樣的思政課!



多元文創服務 詮釋“福文化”之美
實踐隊結合地域文化資源,體驗“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創書院“福文化”實踐隊精心書寫一百張福字并耐心指導居民剪出形態各異的精美窗花,將滿滿的祝福送進小區家家戶戶。藝術傳媒學院“福澤桃源,春韻下洋”實踐團隊,奔赴永春縣下洋鎮牛姆林,為其量身打造新年福利推廣活動,精心制作7個宣傳視頻,完成了長達6小時的直播,為地方帶來3千元創收。

探究鄉村治理 講好鄉村振興故事
實踐隊深入鄉村一線,實施教育關愛、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文旅等領域的重點項目,幫助發展鄉村產業,講好鄉村振興故事。
校團委和聯合創新產業學院組建的“打造數字化文旅融合新樣板,賦能‘微度假’新方向”實踐團,設計開發相關小程序,助力三明大田縣建設鎮推動鄉村“文旅+研學”建設。一善書院“文旅繪鄉景,振興譜新篇”實踐隊拍攝鄉村振興短片《大美安?!沸麄靼埠f偺厣彤a業,助力拓展文旅市場。


這個寒假,泉大學予以實踐為筆,在家鄉建設上留下青春足跡,用調研報告回應時代課題,用文化傳承守護民族根脈,用紅色足跡賡續精神血脈,用家風實踐厚植品德根基。愿更多泉大青年在社會實踐中磨礪本領、增長才干,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