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教學期間,不僅學生要在線學習新知識,老師也不例外。
教務處助理周燕妮處長參加由應用型課程建設聯(lián)盟主辦的第六學期應用型課程建設工作坊(“云”學習“四真三化(FT)”課程建設模式),并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在結業(yè)儀式上,周老師的《旅游電子商務》課程作為典型案例與其他學員進行分享。

優(yōu)秀作業(yè)巡展
“四真三化(FT)”課程建設模式介紹
應用型課程建設模式——“四真三化(FT)”課程建設模式,“四真”(Four Principles)源自教育部等六部委提出的“按照真實環(huán)境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要求,即真實環(huán)境、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三化”(Three Methods)是根據(jù)國發(fā)〔2019〕4號“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要求,在姜大源研究員提出的“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開發(fā)理論和曹勇安教授課程團隊應用型課程建設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應用型課程開發(fā)方法。

《旅游電子商務》融入“四真三化(FT)”課程建設模式
按照課程定位、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課程開發(fā)四要素,對《旅游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再借助三級矩陣框架,考慮學生“真學、真做”的可操作性,設置真實的項目,讓學生掌握真本領,將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通過項目任務重復工作過程,不重復工作內容,最后提升的是知識技能。
1課程定位。
從學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等方面重新進行課程建設的思考,重新定位課程、定位人才培養(yǎng)。


2課程設計。
課程改革的本質是課點重組。要做課程開發(fā),需要梳理課程的邏輯,教學內容重構,知識點、技能點數(shù)量未變,排列產生變化,將態(tài)度點貫穿始終,共涉及58個知識點、40個技能點、15個態(tài)度點。

各項目/章節(jié)均融入相應的課程思政案例,講好相應的課程思政故事。

3課程實施。
基于線上教學真實環(huán)境,設計真實的任務,讓學生真學真做,學真本領。借助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模式,設置任務加強師生雙邊互動開展線上教學,注重精講多練,使得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能自主產生“智慧”。

4課程評價。
較深入地理解職業(yè)本科教育的內涵,注重技能點的培養(yǎng)和考核輸出,通過課點來解決職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輸出的與眾不同。

課前了解學生線上教學的上課方式,便于設置相應的可操作的任務;詞云總結學生自主學習的收獲--疫情期間酒店可以做哪些事?

通過話題討論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案例拓展思考,并引導學生進行課程評價。

階段式項目任務引導實踐思考,讓學生制作思維導圖。




“四真三化(FT)”課程建設核心在于課點梳理,需加強持續(xù)改進的質量意識,按照TF的課程建設思路,把知識設計為智慧產生的過程,讓學生反復重復這個過程,提升知識技能,進而產生智慧。三級矩陣開發(fā),需要與團隊一起做課程的深耕建設,需要發(fā)揮教學基層組織單位的能效,也要企業(yè)的參與,校企協(xié)同做雙元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