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馨書院以“德藝雙馨”作為書院主題,始終把傳統文化作為開展書院主題文化建設的總抓手,圍繞“三全育人”的理念,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為加強書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優化整合校內外資源,積極推進文化育人實踐改革、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書院文化傳承傳播實踐,引導師生學好、講好、傳好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夯實育人基礎,凝聚育人力量,筑牢育人根基,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文化支撐。
繼承傳統,以文化人
雙馨書院注重學生傳統文化的沉浸式體驗,與通識教育學院聯合通過選修課程、專題展覽、講座沙龍、實踐教學等形式滿足師生多元的傳統文化需求,讓學生在文化體驗、文化實踐、文化課程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書院開設了太極拳、五禽戲、五祖拳、射箭等體驗課程,讓學生全方位感受傳統武術文化。在疫情期間,開設氣功八段錦課程,學生居寢鍛煉,提升免疫力,在書院形成“強身健體、積極抗疫”的良好氛圍。

此外,書院還舉辦國學禮儀、茶藝、變臉、南音等講座沙龍,以細致、系統、深入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度,加深傳統文化的學養。組織學生到永春仙夾鎮體驗漆籃文化、到安海五里橋開展實踐教學,鍛造工匠精神。


講解古城,傳播非遺
雙馨書院與通識教育學院聯合開展“傳統文化講解員”培訓班,邀請業內專家學者、資深講解員等通過課堂講授、現場講解示范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培訓。

在隨后開展的穿越泉州古城路線、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非遺博物館等實踐教學中,學生模擬講解,老師現場指導,首批43位學生順利完成培訓。

志愿講解員圍繞博物館的主題,在實際講解中內化其所學到的知識,向市民和游客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泉州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習俗,帶領大家共同感受東亞文化之都——泉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做泉州非遺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得到充分的肯定。書院同學累計服務時長近300小時,多名同學獲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季度志愿服務之星表彰。
服務社會,學以致用
雙馨書院在書院公共空間開設傳統文化課堂,講授非遺文化、地方文化歷史,教授剪紙、書法等課程,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浸潤與洗禮中接受教育,增強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疫情期間,為把同學們齊心抗疫的決心、祈求國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寫進墨香紙紅的對聯里,組織開展了“防疫對聯”活動,在筆墨中送濃情祝福,在疫情防控中向學生社區傳遞溫暖。

書院將傳統文化融入學生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中,培養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在“四幫四扶”志愿服務,一對一教授小朋友背誦經典詩歌,寫書法、剪紙等。

寒假期間,社會實踐團走進當地社區、街道為群眾撰寫春聯,贈送春聯年畫。同學們在實踐中體驗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體會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