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強化資助育人理念,構建資助育人生態體系,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學生資助工作全過程。
(一)強化資助政策管理創新,構建完善資助工作體系。
政策先行,以制度優化兼顧資助育
學校先后出臺修訂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評審細則、勤工助學管理辦法、臨時困難補助管理辦法等制度。設立學生資助經費專戶,拓展資助渠道,加大資助資金保障。通過勤工助學管理的規范化,統籌校園勤工助學崗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有效途徑,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臺;通過入學教育將資助政策融入大學適應性教育課程體系,讓學生全面了解相關資助政策;通過獎學金學生受益面的擴大化,讓獎學金更好地發揮激勵作用;通過對各項制度的及時修訂,確保國家各項資助政策宣傳到位、細化到位、執行到位。


標量優化,以精準確保育人落實到位。
一是優化以精準幫扶為關鍵詞的雙院聯動評獎評優評審機制。通過泉大學生綜合管理系統建立一人一檔檔案,為學生成長成才持續排憂解難;開展定期的督查、調研與走訪交流,保障工作落實見效。
二是以輔導員+資助模塊,對資助工作者工作實效的引導作用。通過專題報告、業務培訓、交流研討、案例分析等活動,提升學生資助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是精準化認定體系,通過泉大學生綜合管理系統,搭建線上“綠色通道”渠道,并依托福建助學APP平臺,運用互聯網手段和大數據思維、深入家訪和談心談話等方式,做到精準幫扶、精準預警。完善精細化檔案管理,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檔案。


(二)強能搭建能力提升平臺,提升精準資助育人效果。
一是以成長提高日,建立溝通渠道。采用校長面對面、書記座談會、朋輩輔導等具體形式,對困難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解困答疑,助力經濟困難學生學業、思想、心理發展。
二是以“學生助理”培養計劃,推動學生助理的改革與優化。制定階梯式培訓計劃,圍繞“職場認知”、“能力塑造”、“團隊建設”、“成果展示”等方面定期開展培訓,將團隊的運行機制和良好做法固化,并不斷傳承。在2022年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中,學校榮獲晉江市大學生實習基地,晉江市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實習導師1名,晉江市大學生實習“揚帆之星”(學生)4名。
三是以建立“興才勵志成長基地”學員陣地,搭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互助成長新平臺,以培訓、實踐、就業為基本路徑,開展政策宣講、社會實踐、經濟資助、志愿服務及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學生資助育人工作載體。
四是以“就業補助金”為就業幫扶,助力經濟困難學生順利求職就業。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以2018年起,針對脫貧戶家庭、低保家庭、殘疾畢業生發放就業補助金累計發放189人,37.8萬元。




(三)推進“資助育人”生態體系,構建精準資助育人新模式。
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建立物資資助、道德引領、人文關懷、能力發展“四位一體”的資助育人模式,從信仰教育、誠信教育、勵志教育、感恩教育、理財教育與精準幫扶形成生態體系,與馬院、團委、就業、心理等部門協同育人,實現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顯性資助與隱性資助的有機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


育人樹典型,以典型宣傳激勵學生立大志、求卓越。以“獎學金”評選為工作主線,充分挖掘受助學生典型事跡,大力開展榜樣教育。聘任受助者為“學生資助宣傳大使”,利用寒暑假和課余時間,開展資助政策宣講,充分發揮其政策傳播與勵志引領作用;近年來,泉大學子展現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如人民日報報道我校2018級鄧銀泰同學二次入伍;2019級邱津芳同學獲得2021年度“中國電信獎學金?飛young獎;2019級李震同學榮獲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
育人聚全力,以“三全育人”體系,樹牢學生自立自強人格。學校每年以形象卡通、表情包、文創作品、征文等形式開展資助文化月活動,著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打造泉大人IP。以金融知識校園行”專題活動,開展金融知識講座、辯論賽、知識競賽,涵蓋安全教育、金融知識、資助政策、校園核心文化和泉大制度等相關內容,提高大學生的防范意識。



育人重實踐,發揮體驗式教育的價值導引作用,鼓勵學生以行動回饋社會。學校搭建形式多樣的實踐平臺,支持經濟困難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實踐中,在奉獻中踐行感恩,在行動中傳遞友善。2022年1月學校成立大學生退役軍人服務社,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退役大學生奮不顧身組建一支青年突擊隊,協助學校校園秩序、督促同學們帶好口罩、送餐服務等。通過傳遞溫暖,給予幫助,培育學生“他助-自助-助他”的感恩意識和擔當意識。


(四)搭發展型資助研究平臺,提升資助育人工作實效奠定基礎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注重開展長效化、全員覆蓋的培訓工作,注重將日常工作的部署都延展為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培訓,力求在更大的范圍內達成資助育人理念的共識,提高整體隊伍的資助育人水平。
學校始終圍繞學生發展需求,整合資源,不斷創新方法、拓展平臺,力求實現資助工作新突破,切實提升育人實效。學校曾獲得福建省高等學校黨支部工作“立項活動”省級優秀成果(高職高專院校組)二等獎、福建省第四屆“勵志校園 感動福建”優秀學生典型宣傳活動優秀組織獎、福建省資助育人宣傳工作“優秀單位”、福建省學生資助志愿者活動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