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海峽都市報刊載了《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一張沙畫盤演繹百年黨史滄桑輝煌路》一文,介紹了我校張瀏清老師用一張沙畫生動演繹黨史大事件。
本期《泉大的課》,我們就一起進入張瀏清老師奇妙的沙畫世界。
下午第三節課,藝術工坊的沙畫工作室里,回響著高低起伏的音樂旋律。
40位學生,在張瀏清老師的帶領下,第一次用沙子“講述”著《建黨偉業》的百年史詩傳奇。
沙畫臺上,柔和的燈光,透過玻璃桌面,衫托出各色的沙子,紅的、紫的、黃的、灰的。
“一、二、三,甩……”張老師輕輕抓起一把紅色沙子,在空中甩出了幾道弧線,一張沉沉的天幕,就這樣籠罩在上海嘉興南湖的水面上。
她用指頭在紅色的沙子上淺淺一劃,一彎小小的月亮掛在了天邊,但見她輕曲十指,點點而過,繁星映照在了一百年前的那一個夜晚。
緊接著,在張老師淡定自若的表演中,一條改變全中國命運的小船,悄悄駛進了歷史的煙幕里……再在月亮上加一把錘子,一枚煜煜生輝的黨徽,出現在了歷史的天空。


跟著張老師的節奏,看著電子屏,同學們不斷地輕輕揚著手中的那一把沙子,不斷地變換著歷史演進的畫面——
雙手輕壓紅色的沙子,上下起伏緩緩而過,出現了莽莽雪山。
指甲在薄薄的沙面上輕輕劃過,留下了一片連綿不絕的草地。
……
如何去構圖,用什么手法,有哪些流行元素,如何配合音樂節奏去講好一個故事……張老師一邊專注地表演著,一邊在關鍵節點及時地點撥著學生。
“走過了雪山草地,贏得了抗日戰爭,接著是新中國成立,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中國越來越強大了……”
“1997年,香港回歸了,對了,你們這時候還沒出生了。”
“2017年,十九大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大命題,這一年你們剛好十六歲了。”
“2020,眾志成城防控新冠肺炎,今天還有同學請假去打疫苗呢。”
……

在音樂與沙子的交融演進下,中國這一百年的史詩巨變,徐徐展開。
“這一百年,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走過深刻影響中國和世界的一百年,那些深深刻進歷史的大事,原來這么真切地存在我們每一個的身邊,這么真實地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
重溫歷史,不忘初心。這一堂特別的黨史課,是張老師特地為選修課的同學編排的。她還特地在正式開始之前,加入了一個安海十九間鄭厝的畫面。
“安海十九間鄭厝,是中共泉州縣委早期主要領導人鄭種植和中共晉江縣工委書記、烈士鄭家玄的故居。”張老師說,除了全國性的歷史事件,讓同學們從身邊學習黨史,可以拉近他們與沙畫、歷史、生活的距離。

師說
張瀏清(全國十佳沙畫師、通識教育學院沙畫工坊老師):
無論你有多渺小,或是有多偉大,我相信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精彩,正所謂“一沙一世界”。沙畫近年來幾乎風靡全球,它新穎、質樸、獨特,具有廣闊的創作與展現空間。沙畫是綜合的、愉快的、智慧的、時尚的藝術,自然、連貫、精煉,極富藝術的感染力,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創作形式。將沙畫引入大學校園,使沙畫成為學生的一種興趣、特長、技能,可以豐富他們的日常,開拓他們感知、表現世界的獨特方式。這一堂課,通過沙畫來表現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來的重大事件,并結合進了晉江當地的一些紅色故事,在講解沙畫技藝的同時,我將這一代學生的成長軌跡與歷史大事件結合陳述,既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黨史從而更加熱愛黨、熱愛我們的祖國,又能讓他們更深刻地去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要培養起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去發現生活、感知生活,從中獲得更多美的體會,并用藝術去抒寫人生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