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發動機啟動正常了,故障排除。”在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企業導師教學實訓課上,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一同上手實操排除車輛故障。這正是福建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生動寫照。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內,企業導師教學生排除車輛故障
職業教育作為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類型,它不僅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關鍵環節。職業教育一頭連著教育體系,一頭連著產業發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福建作為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發軔地,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福建沒有理由不把教育辦好”的殷切囑托,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加快推進具有福建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職普融通 搭起“人才之橋”
來自廈門的林凱是福建省首批職普融通試點生,他回憶初進職校時的情景說:“初進職校時有點兒茫然和忐忑,但學校為我們試點班單設教學課程,聘來經驗豐富的教師,再加上班級里濃厚的學習氛圍,我很快便心無旁騖地投入了學習。”
2021年,林凱因中考發揮失常與普通高中失之交臂,后在班主任的建議下,填報了廈門工商旅游學校職普融通班。“我原以為孩子進了中職,學習生涯就到頭了。沒想到現在中職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升學,除了升入高職專科,也能升入本科。”林凱的父親表示這改變了他們一家對職業學校的傳統印象。
職普融通是職業教育、普通教育通過教學資源共享、培養成果互認、發展路徑互通等方式,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樣化路徑選擇,著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龍巖華僑職專開展普職融通研訓活動
近年來,福建省致力探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全學段融合,根據不同學段特點,采取不同方式開展職普融通。
從支持廈門等地試點,到鼓勵申報綜合高中特色示范項目,再到全省試點開展綜合高中班,職普融通改革穩步推進,現有49所中職學校、37所普通高中獨立或合作開展綜合高中班試點,實際招生8395人。
此外,福建在全國率先實施“兩依據一參考”職教高考制度,創新“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逐年擴大本科院校面向中職招生規模,2024年14所本科院校面向中職生招生2600人、同比增長30%,中職升學率從2019年的42.8%增長到2024年的80.3%。擴大“五年制”人才培養規模,開展中職本科“3+4”貫通培養和專本銜接“3+2”試點,貫通成長通道,人才培養更加有效。
產教融合 實現“無縫銜接”
“企業正處于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階段,我們對新質勞動者有迫切需求。解決高端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后,企業還需要大量高層次技術人才,來確保日常的生產、檢驗和銷售。”在晉江召開的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上,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垵表明了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強調。
但如何讓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符合第一線發展需求?產教融合是關鍵路徑。

晉江市域產教聯合體揭牌儀式現場
2023年7月,福建省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十條措施》),提出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與組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兩條具體舉措。泉州晉江便是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一個典范。
晉江是福建省制造業重地,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和機遇,對技能型人才需求尤為迫切。為了進一步加快培養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工匠”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滿足社會民生需求,晉江推進“一體兩翼”,著力提升技能人才培養適應性,入選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

福建首屆職業技能大賽上,由晉江市域產教聯合體牽頭高校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牽頭企業盼盼食品共同打造的產教融合直播間,帶大家沉浸式體驗“直播帶貨”
“我們和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聯合培養運維工程師、電商人才,為盼盼食品5G數字工廠提供人才支撐。”福建盼盼食品集團董事長蔡金垵介紹,校企還共同孵化了“零零嘴”校園店創業項目,打造集教學、實習、實訓、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教學一號店”,為未來在全國開設千家“零零嘴”門店做好人才儲備。
一年多來,晉江不斷健全完善職業教育教學體制、人才培養體制、服務發展體制。同時,市域產教聯合體為晉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去年晉江GDP完成3363.5億元、增長6.5%,今年上半年增長8.3%、增速居全國五強縣第一。
科教融匯 推動“職教出海”
夕陽西下,余暉灑落在那丘壑交錯、廣袤無垠的沙特沙海之上,一位沙特優步司機駕駛著中國制造的 SUV,平穩地行駛在這片獨特的地貌之上。
中國品牌汽車在沙特市場駛入發展“快車道”,但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國際化與本土化交織的一系列新挑戰不斷涌現,首先是人才問題。
“不少地區的職業教育基礎比較薄弱,我們經常遇到招不到合適技術技能人才的情況。” 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有關負責人說。
面對這一問題,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2023級汽車智能技術專業的優秀學生經過層層選拔、面試,組建了一個新班級——海外技師班。未來一年,學生們將開展集中培訓,而后成為沙特阿拉伯企業的“準員工”,擔任高級技師,享受高薪待遇。

金龍海外售后服務部林經理向外技師班同學介紹金龍海外售后情況
這得益于福建布局建設的“海絲學院”平臺。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與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通過“海絲學院”開展海外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項目,共同開發符合國際化人才需求的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教學標準,共同推動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著力培養沙特高素質本土化汽車維修與服務專業方向技能人才,服務國際產能合作與當地經濟社會事業發展。
“沙特只是我們的起點。”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汽車學院院長蘇慶列說,目前雙方正在梳理開發符合國際化人才需求的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教學標準,逐步推進智利、喀麥隆、韓國等國家的“海絲學院”建設。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與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共建的沙特“海絲學院”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吉達揭牌
據悉,福建省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聯盟等平臺,實施職教“走出去”戰略,組織30多所職業院校在1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布局建設30個“海絲學院”,著力打造國際化職教品牌。
從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到深化辦學體制和育人機制改革,再到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福建省正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和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飏表示,福建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及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改革創新、真抓實干,加快構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