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一善書院與晉江市安海鎮團委聯合發起“青春賦能工程”的啟動儀式在A633報告廳舉行。這是一項校地合作實踐育人項目,是校地雙方共同為青年成長、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的新起點。
晉江團市委副書記陳弘光、晉江團市委二級主任科員李婷婷、安海鎮團委書記吳陽杉,我校團委副書記曾子石、一善書院黨總支副書記劉俊輝等校地團組織負責人及首批20名青年學員代表等參加活動。
校地聯動,共繪青春實踐新藍圖

啟動儀式上,曾子石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與安海鎮團委的深度合作,是校地共青團繼2024年簽署共建協議、實施“五個提升行動”后的又一重要舉措。一善書院通過村校共建簽約、三大節慶服務、支教導診等23個志愿服務項目,累計輸送志愿者逾千人次,充分彰顯高校人才優勢。新啟動的“青春賦能工程”將構建“雙導師制”培養體系,通過基層實踐、創新創業等模塊,著力培育兼具社會責任感和實踐創新力的新時代青年。同學們要把握機遇,在實踐中錘煉“三力”,向基層學真知的領悟力,敢啃硬骨頭的擔當力,協同攻堅的團隊力。相信在團市委指導下,校地雙方必將打造出可復制的青年成長賦能樣板,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隨后,吳陽杉詳細解讀實施方案,詳細介紹將推動青年學子在服務安海鎮10個村社、6個社區及重點企業、學校的實踐中實現成長。

緊接著,一善書院團委書記陳為泉宣讀“青春賦能工程”指導導師、入選學生名單及掛鉤單位情況。
雙向聘任,搭建成長賦能新矩陣

活動現場,陳弘光、曾子石、吳陽杉共同啟動“青春賦能工程”。


儀式同步完成校地“雙導師”聘任及大學生兼職團干部任命。校外實踐導師團隊由安海鎮大仝研習社主理人陳珊珊、安海鎮團委副書記陳雯雯、曾埭村團支部書記黃汪洋、安海中學團總支副書記陳麗燕等4名基層骨干組成,側重指導基層治理實務。而校內成長導師團隊由一善書院林秋萍、林龍杰、阮吉圣3名校內教師擔任,負責理論指導與專業支撐。20名學員經嚴格選拔,將分赴安海鎮西安村、恒安集團等20個基層團組織擔任書記助理,覆蓋鄉村振興、非公團建等領域。


授旗出征,青春誓言激蕩新征程

儀式現場,劉俊輝向學員代表蘇森淼授善美安海青年服務隊旗。

這支由入選學員組成的隊伍,將常態化開展文化宣傳、文明創建等志愿服務。卓妍代表全體學員發言,青春賦能工程是同學們成長的舞臺,更是同學們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契機。同學們定會珍惜機會,以專業的素養、嚴謹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用青春和汗水為“安平古鎮,海絲名城”的建設貢獻力量,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篇章。

陳弘光在講話中強調,工程需緊扣“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勇擔時代使命”三大方向,引導青年學子以“自找苦吃”的勁頭投身晉江現代化建設,打造縣域共青團改革的示范品牌。
未來,“青春賦能工程”將圍繞安海鎮“三大節”文化品牌、村小支教、社情調研等開展實踐。青春賦能工程將作為鎮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深化校地在人才共育、資源共享上的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