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qū))團委、市直各高校團委:
現(xiàn)將《關于開展“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活動的通知》轉發(fā)給你們,請根據文件要求,積極發(fā)動學生參與“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活動,其中各市直高校不少于
8篇,高職院校、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各不少于5篇。
附件:關于開展“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活動的通知
泉州團市委學少部
2012年
6月20日
福建省青少年研究會
福建省學校青年工作研究會
關于開展“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
征文活動的通知
各設區(qū)市團委學校
(少)部,省直團工委學校部,各高校團委:
為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建團
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梳理總結我省高校近年來在新媒體和文化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工作進展,進一步推動高校團學隊伍“進網絡”工作,擴大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力,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福建省青少年研究會、福建省學校青年工作研究會擬于2012年7月—8月在我省高校中開展“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活動。現(xiàn)將征文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論文的基本要求
1、本次征文活動旨在認真總結梳理我省各高校運用新媒體手段和文化載體開展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經驗;重點研究高校團學隊伍“進網絡”工作在高校青年工作中的新發(fā)展、新作為;深入探討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2、擬提交論文的同志可參考“征文參考選題”(見附件
1),自定論文題目。文章可以是系統(tǒng)的全面總結,也可以就某一時期重點工作、典型事例深入分析研究。
理論性文章要觀點鮮明、論據充分、邏輯嚴謹;經驗總結性文章要鮮活、具體,有借鑒意義。
3、應征論文篇幅不超過
6000字(含注釋),并附300字左右的內容提要。引文和史料注明出處(統(tǒng)一要求為頁下注)。出處為著作的依次注明著作名、卷次、出版社和出版年月、版次、頁碼;出處為期刊的依次注明期刊名、出版年和期號;出處為報紙的依次注明出版年月日和報紙名稱。
4、應征論文要按規(guī)定的格式(見附件
2)編排電子版。
5、為提高本次論文評審質量,請各高校團委提供
5-8篇論文報送組委會,其中我省本科高校不少于8篇,高職院校、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各不少于5篇。
二、論文組織和評選
1、每篇應征論文請按格式要求打印
1份,寄至:福建市倉山區(qū)上三路238號,福建省團校科研部收,郵編350007;同時請將電子版發(fā)至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截稿日期為2012年9月10日。
2、組委會將設論文評審小組對所有應征論文進行評審,確定參評論文等次,發(fā)給證書和獎金。優(yōu)秀論文將推薦給《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中國青年研究》和《青年探索》等刊物發(fā)表。
(省團校聯(lián)系人:李華軍,電話:
0591-83124162、 15005048626;團省委學校部聯(lián)系人:葉兆杰,電話:0591-87531410、13609529365)
附件:
1.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參考
選題
2.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格式
要求
福建省青少年研究會
福建省學校青年工作研究會
2012年
6月5日
附件
1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參考選題
1、新媒體文化與高校共青團工作
2、新媒體文化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比較
3、新媒體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新媒體文化與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
5、新媒體文化與高校團學隊伍“進網絡”工作
6、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7、新媒體時代的福建精神傳承
8、新媒體時代的高校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
9、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0、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
11、新媒體手段和文化載體與閩臺大學生文化交流
附件
2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征文格式要求
一、首頁
論文題目:小二號、黑體、加粗
作者情況:小三號、華文楷體、加粗
內容提要:小三號、華文楷體
二、正文(從第二頁起):四號、宋體
三、行間距:單倍行距
四、A4紙版式、默認頁邊距、頁碼居中、首頁有頁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