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懷揣著成為“輸氣管道醫生”的理想,在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不斷鍛造技術技能。畢業后,這位90后青年成為西氣東輸同安站最年輕的技能冠軍,日夜守護著橫貫中國的能源動脈。
課堂上,油氣儲運知識賦予了他行業認知,實踐中,油庫的見習則為他注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9年入職后,他把老師傅的經驗與課堂公式融合為實操指南,在工作崗位上日夜訓練技能。在技能比武中,他以接近零誤差的操作擊敗眾多選手。

面對困擾行業多年的調壓閥監測難題,他和團隊積極探索,改造實現遠程監控的設備,斬獲創新創效頭名。他就是泉州職業技術大學2019屆油氣儲運專業的校友陳嘉湧,一位日夜守護天然氣管道安全的匠人,一位勇于探索創新的泉大人。
理論到實踐
鍛造扎實職業素質
2016年,陳嘉湧走進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油氣儲運專業課堂時,夢想著自己能成為一名“輸氣管道醫生”。在長輸管道課堂上,他學習到油氣長距離輸送中所涉及的管材選用、防腐技術、線路規劃與安全保護等關鍵知識;在流體力學課程中,他認識到油氣在管道中的流動規律,了解流體的壓力、流速和黏度等因素的復雜關系……


最令他興奮的,是走進油庫的專業見習經歷。2018年3月,在老師帶領下,他與同學們一同來到中石油石湖油庫開展專業見習。第一次走進油庫時,他見到諾大的油管、科技感滿滿的中控,內心對未來的工作充滿向往。他們實地查看了油庫的運作,了解到從油品接卸、儲存、輸送,每一個環節都十分嚴謹。這一次經歷,讓他更加堅定投身油氣儲運行業的決心。
在校時,他對學校提出的“創業者的搖籃”的育人定位印象深刻,學校把創新創業教育扎根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致力培養具備創業者素質和精神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他說,具備這種“創業”精神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有干事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和行動力,使自己在未來的職業生涯道路上不斷拼搏奮進,去勇敢迎接挑戰,嘗試更多的可能。

千錘和百煉
摘得技能比武冠軍
2019年,大學畢業后,陳嘉湧順利入職中國管網西氣東輸同安站。后來,因工作需要,他還先后在泉州站和南安分輸聯絡站工作。
他深知,在輸氣這個技術密集型行業中,專業技能至關重要。入職時,他身邊的很多同事都是單位的專業技能能手,這給他很好的學習機會。工作中,他面對任何生產技術難題時,都會第一時間向老師傅請教。每個流程、每個問題、每個技術……無論他在哪個環節遇到難題,都會向老師傅打破砂鍋問到底。這股“較真”的干勁,讓老師傅都為他暗暗豎起大拇指。

當他入職一年時,公司為確保西氣東輸能源大動脈安全可靠運行,舉辦了第一屆技能比武競賽。他報名參加競賽,將業余時間都投入備賽學習與訓練中。那段時間,他與一位同期入職的同事組成學習搭子,同事努力備考技能證書,而他則積極準備比武,兩人相互打氣,經常一起學習到大半夜。

實操上,他在管網站內的設備上千百遍進行模擬演練,雙手都磨出老繭。練習時,同事掐著秒表計時,不停給他鼓勁,“你一定可以的,還能再快一點!”終于,他以過硬的技能,拿到競賽第一名。

后續工作中,他更是把“零差錯”的要求刻進骨子里,真正做到了百次作業無違章、千項流程無失誤的紀錄。
堅守與創新
守護能源供應“生命線”
“輸氣一刻不能斷!”天然氣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能源,一旦中斷供應,會影響千家萬戶的生活與企業的生產運營。陳嘉湧與同事們的責任,是保障持續穩定輸氣。他將“逐量增輸”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嚴謹做好輸氣管道、設備的巡檢工作,詳細記錄參數,及時排查隱患,確保設備時刻處于最佳狀態。同時,他加強與上下游團隊的溝通協作,全方位保障天然氣源源不斷輸送,守護能源供應的“生命線”。2023年,他在西氣東輸泉州站工作,在他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那一年全年持續拼搏,成功跑贏輸氣量,為單位提前19天完成年度輸氣奮斗指標貢獻了泉州加速度。
工作中,他與團隊積極發揮創新精神。他說,輸氣場有個關鍵設備叫調壓監控閥,廠家生產的設備沒有實時監控功能,工作人員無法遠程掌握設備的預警信息。為此,自2022年底開始,他與同事們經過一次次的嘗試與改進,經過近10個月的努力,終于設計出一種“簡易超聲式監控調壓閥閥位遠傳裝置”,解決了原設備精度不足的難題,并新增實時監控功能,讓工作人員可遠程掌握關鍵信息,提前預警并處置潛在風險。2023年10月,這個創新項目在單位的創新改造評比中取得第一名。

未來,他將繼續用手中的扳手和創新的腦力,續寫能源輸送的青春故事。他希望,學弟學妹們能練就強大的內心,將來走進職場時,才能自信大方去面對任何人與事,同時,要積極融入團隊,主動承擔工作,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務,才能讓自己更加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