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以產定教、助產高端、與產共榮、產教城融合,不斷健全完善職業教育教學體制、人才培養體制、服務發展體制,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注入強勁動力
福建晉江是“晉江經驗”的發源地,是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近年來,晉江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共生互融,帶來的人口吸附、產業集聚和創新引領等多重效應備受矚目。2023年10月,晉江市域產教聯合體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是全國第一個縣域建設單位。2024年7月,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在晉江召開,全面總結推廣職業教育的“晉江經驗”。
1 職業教育支撐服務晉江縣域經濟發展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人力資源的有力支撐。多年來,晉江始終堅持以產聚人興城、以城留人促產,推動“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例如,晉江一直把產業作為立縣之本,堅持傳統優勢產業穩基石、高新產業促傳統,在人才建設、教育發展、公共服務方面作出巨大努力,外引內培大量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尤其是職業教育培養的高技能人才,圍繞興業態、聚人氣,讓每個人在晉江有用武之地、無后顧之憂,增強城市的要素集聚力、發展承載力,目前城市投資潛力、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縣域第二,實現以產聚人興城、以城留人促產的作用。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汽車專業師生開展全車電器智聯交互實訓。
2 晉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成效顯著
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晉江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日臻完善,培育了4所中職、1所高職專科、1所職業本科,在全國縣域率先構建起“中高本碩”可貫通培養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圍繞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晉江在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創新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標桿示范。先后實施19個職業教育項目,總投資36億元;推動企業員工和職校教師雙向掛職、兼職、任職,近兩年企業兼職教師達781人次,教師企業實踐達1546人/月;打造面向技能型學生、產業工人、企業管理人員等人群的產教融合基地,項目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在福建省率先開展“3+4”中本貫通校校企聯合培養的改革試點,面向全市推進小初高接貫式職業生涯教育活動;發揮晉江的僑鄉優勢,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布局了17所“海絲學院”,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培訓,招收培養當地留學生,為晉江企業“走出去”做好在地人才儲備。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生在福建國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實訓基地上課。
3 筑牢并創新縣域職業教育的“晉江經驗”
晉江縣域經濟繁榮、產業特色鮮明、民企名企眾多,在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三。為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晉江始終秉承“三個堅持”,不斷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和職業教育雙向發展的引導服務,全力構建“政府搭臺,校企唱戲”的多元辦學格局,傳承弘揚并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的縣域職業教育篇章。
一是堅持政府高位謀劃,秉承“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理念,推動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在做好頂層設計與整體統籌的基礎上,地方政府主動服務、靠前服務,致力于完善職業教育的辦學布局與投入力度,不斷提升完善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包括始終堅持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的原則,激發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健全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和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落實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的用地以及財稅優惠政策等,推進服務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創新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全面統籌職業學校布局與發展,實現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的科學化與合理化。
二是堅持產教深度融合,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雙向奔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動局面。堅持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發展的辦學定位,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基于“產業伙伴型大學”和“市域產教聯合體”雙輪驅動的職業本科辦學模式獲得廣泛贊譽,成為職業本科教育的領跑者;泉州輕工職業學院由五大企業投資建設,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企業學院—職業啟航班—群教學法”的五層次辦學理念;校企共建“華為聯合創新產業學院”“安踏電商產業學院”“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學院”等一批省級產業學院,“清潔能源協同創新中心”“紡織科技與文化應用工程中心”等一批省級技術研發及推廣平臺;牽頭組建皮革制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培育、推動一批企業成功獲批省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示范性產教融合基地”,全力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進行財經沙盤模擬經營。
三是堅持多元聯合運行,發揮民營體制機制優勢和愛拼敢贏的晉江精神,吸納各方參與、支持職業教育。晉江市域產教聯合體搭建起“政校行企研”五位一體的運行平臺,不斷豐富政校行企、政校、校校企、校行企、校企、校研企等多元聯合的運行模式。如推動開展面向全市全產業鏈的人才需求調研,校企共建開放性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孵化創業型企業,校地共建“晉江市鄉村振興學院”“晉江市退役軍人教育學院”等特色學院,匯聚智庫力量成立晉江市產教融合研究院等,吸納全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共同支持職業教育。
晉江始終致力于用足用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個重要法寶,堅持以產定教、助產高端、與產共榮、產教城融合,不斷健全完善職業教育教學體制、人才培養體制、服務發展體制,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注入強勁動力,為促進我國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作者宗誠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濱如系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校長。本文系2024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與研究項目“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晉江模式’研究[項目編號:FGJY202404]”系列成果之一)
報道鏈接:【中國教育報】縣域職業教育經驗“何以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