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個子的10年“馬拉松之旅”
2012年12月6日 海峽都市報
N本報記者 莊奕燁
徐遠山,泉州理工學院計算機教師(圖中右一),2004年參加馬
拉松賽,10年來跑了56次
徐遠山,泉州理工學院計算機教師(圖中右一),2004年起參加馬拉松賽,10年來跑了56次馬拉松,曾獲42.195公里全馬最好成績2小時45分10秒。
上周末,徐遠山剛剛飛赴澳門參加馬拉松,這也是他的第56次馬拉松之旅。自2004年參加馬拉松賽以來,這位身高僅為1.47米的“跑將”幾乎跑遍了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全國各地的馬拉松以及其他類型的長跑比賽。
1.47米小個子愛長跑 大學時開跑馬拉松
入冬后的泉州天氣漸冷,在泉州理工學院的“跑吧”,徐遠山只一身薄薄的運動裝,對著滿墻的獎章,神采飛揚。
在“跑吧”的墻上,獎章獎狀琳瑯滿目,木架上馬拉松的紀念章、金鞋隨處可見,這一切,源自于徐遠山10年來堅持不懈地跑,“2003年,在電視上看到北京馬拉松,當時腦子一熱,我也要挑戰一下,去試試。”
當時的徐遠山是吉林大學一名學生,之前沒參加過什么體育運動,體質也一般,加上個子只1.47米,體育幾乎與他無緣;一念起意,他先從5公里開始訓練,慢慢加大運動量。4個月后,徐遠山決定報名參加2004年廈門國際馬拉松。最后,徐遠山以2小時49分01秒的成績獲得了男子組第79名,在廈門選手中排名第四。這一跑過后,徐遠山愈發有了信心,于是,他接連參加北京、上海、杭州、大連等地的馬拉松賽事。
10年跑了56次馬拉松 打算跑滿100場
從2004年廈門馬拉松出發,徐遠山這一跑,跑了56場。“起初是為了證明自己,后來跑著跑著,也就成為一種習慣。”
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場的出發,“一聲哨響,萬人齊出發的場面,極為壯觀!”為了備戰第一次馬拉松賽,當時徐遠山提前一周來廈門訓練,每天從文灶跑往湖濱北路,再到會展中心,用時僅1小時30分。
十年來,哪里有馬拉松,哪里就有徐遠山的身影;他頻頻參賽,屢屢拿獎,幾乎每次賽事都能跑出名次;在他與朋友創辦的馬拉松論壇“跑吧”里,“遠山跑吧”就是給他最好的勉勵和加油;網友稱贊他,“個子雖小,卻有著巨人的意志力。”
“對于馬拉松,我希望用一個圓滿的方式來結束:跑完100場。”上周末,剛跑完澳門馬拉松的徐遠山又在他的里程碑上刻畫下第56筆。他說,以后在泉州做一個“馬拉松文化館”,展示馬拉松文化和泉州人的馬拉松故事,將自己十年來的馬拉松訓練、參賽經驗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更多市民了解馬拉松,喜歡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