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青年報主辦的2024年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展示活動獲獎名單發布。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各大高校共計4920支團隊的激烈角逐中,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團委和三創書院組建的“福籽同心愛中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團的原創微視頻《福籽同心愛中華·民族團結》入選“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成果案例”。
同時,該團隊在2024年福建省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百校同心八閩行”專項活動評選中,《福籽映雙輝,同心愛中華》主題演講榮獲省級二等獎,調研報告獲優秀獎。


此次國家級與省級評選的雙線突破,充分彰顯了我校在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與實踐育人方面的成果。
團隊介紹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福籽同心愛中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團
組建單位:校團委、三創書院
指導老師:方亮、曾子石、黃胤聰
團隊成員:葉菁菁、藍曉梅、吳禮賢、李欣羅、林麗春、歐奕哲(中國臺灣)、陳微、莊雅琳、宋胤辰、黃淑婷、侯吳疆、余玲、陳林旺、陳文婷、王婧、郭智宏、唐光耀
2024年暑假期間,“福籽同心愛中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團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共同家園、共同富裕、共同進步”目標及閩臺融合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背景,分別前往福建省內各少數民族聚居鄉村及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等多地開展社會實踐,深化“福籽同心”認知,強化“中華民族一家親”文化傳播與身份共鳴。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校團隊以“民族團結”為核心,深入基層、走進鄉村、探訪社區,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心靈感受時代脈搏。為了更好地展現實踐成果,團隊創新形式,以微視頻為載體,將實踐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濃縮成一部充滿溫度與力量的影像作品。
微視頻中,團隊成員用鏡頭記錄了實踐中的精彩瞬間:從采訪希望小學老師的純真笑臉,到走進畬鄉村體驗特色服飾的動人時刻;從基層村委工作者的默默堅守,到特色民族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從全方位多角度的精彩宣講,到兩岸民眾的民族團結宣言。每一幀畫面都凝聚著團隊成員的心血,每一段故事都傳遞著青春的力量。

▲實踐團成員采訪官莊畬鄉村希望小學老師

▲實踐團成員體驗特色傳統服飾

▲實踐團成員講述《圍頭新娘》故事

▲實踐團成員展示全手工繪制的《圍緣·當歸》繪本并解讀

▲實踐團成員走訪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采訪嫁于臺灣的大陸媳婦
與傳統的社會實踐報告相比,微視頻以其直觀、生動、感染力強的特點,成為本次實踐成果輸出的亮點。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從腳本撰寫、拍攝剪輯到后期制作,精益求精,力求用最真實的畫面、最動人的故事展現實踐成果。

▲實踐團成員走進特色民俗主題園拍攝視頻素材

▲實踐團成員走進畬鄉文明實踐新風園拍攝視頻素材
視頻發布后,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留言表示:“視頻讓我看到了民族團結及兩岸友好發展的力量,也讓我更加踐行祖國民族大團結的偉大使命。這樣的實踐方式既有意義又有創意,為你們點贊!”
這份榮譽的背后,是團隊成員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從前期策劃到實地拍攝,從反復修改到最終成片,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他們的汗水與智慧。更重要的是,這次實踐讓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社會責任與青年擔當。他們用鏡頭記錄時代,用行動詮釋青春,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此次獲獎不僅是對我校社會實踐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創新實踐形式,鼓勵更多學生投身社會實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鏡頭記錄時代變遷,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