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機械工業出版社(以下簡稱機工)全新制作推出的專業科普系列節目《機工百家大講堂》第一期“數字化轉型與‘人’的關系”于9月20日20:00在機工“九州云播”平臺首播,機工新媒體矩陣和第三方平臺同步發布。

《機工百家大講堂》定位高端專業科普系列節目,旨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技知識,傳播工業文化。節目聚焦工程科技和工程科普,包括裝備制造、能源電力、自動化、IT半導體、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建筑工程、海洋工程等領域,圍繞國家重點工程、重大裝備,匯聚機工優質資源,以“名家講科普”的形式,突出內容的技術性和故事性,讓知識有用有趣、躍然紙上,打造機工名家作者和讀者觀眾面對面交流的平臺。
節目用新媒體手段,全方位呈現思想與智慧的交鋒。每期一個熱點主題,聚焦科技、經濟、教育等領域;每期一位重磅嘉賓,分享個人智慧和行業新知。

《機工百家大講堂》第一期聚焦“數字化轉型與‘人’的關系”。數字化轉型在技術商業領域高頻出現,不僅代表著技術的革命,更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需求、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無論是企業決策者、員工還是消費者,都正在經歷這場變革的洗禮。西門子公司在助力中國制造企業加速數字化進程、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節目組特別邀請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業集團副總裁、數字化企業總監顧欣來到現場,與大家共同探討數字化轉型如何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緊密相連。

顧欣在演講中精準地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定義為企業借助數字化技術和互聯互通的業務流程來推動商業模式和數字化商業生態重構的過程,并闡述了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影響,強調要在數字化轉型中取得成功,就需要學習新技術,探索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如何開辟新的可能性,并用數字化思維為在技術密集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制定道路。
在現場互動環節,顧欣多次提到數字化是手段,不是目標。數字化程度的定義要符合企業的愿景和自身的發展階段。如果一家公司想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卻沒有明確地定義轉型愿景,那么就會出現問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真正意義是成為一個數據驅動的組織,確保重要的決策和行動是基于數據驅動的見解,而不是專家直覺。只有當公司成功地改變了內部人員的行為方式和工作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

有著70多年歷史的機工在媒體融合和數字化轉型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伴隨廣播級建設標準的融媒體中心一期、二期的落成,以及數字化手冊、天工講堂、九州云播等數字化平臺的竣工,這些軟硬件設施為機工拓展數字化業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次重磅推出的《機工百家大講堂》節目就是機工在品牌視頻欄目方面的一次創新,旨在利用品牌欄目吸引、維護高端作者、高端專家資源,形成當代工程科技領域的“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況,體現機工作為科技大社、科技名社的底蘊和實力;助力機工構建和完善“工程科技知識體系”,真正帶動機工全媒體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