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持續深化 “三教改革”,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2021年4月中旬-5月上旬,我校組織開展了2021年教師競賽系列講座及沙龍活動,邀請了多位賽事專家及參賽獲獎教師現場指導。
一、一堂別出心裁的備賽課
時間:4月28日(周三)14:30
主題: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的思考與感悟——敢問路在何方?
參訓人員:校賽參賽隊伍、學院領導、專業負責人等
主講教師簡介:
許克祥, 研究員,2008年任福建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2014年改任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獲201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優秀管理人才”(全國八位,我省唯一)、“福建省學校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教育部及省廳專業評估專家,多次參與高職、職業項目評審及擔任教學能力競賽評委。曾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導入環節
姚丹副校長強調教師教學競賽的重要性,培訓講座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師教學意識。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研、以賽促教。

姚丹副校長開場致辭
教學組
許老師的課堂圍繞四個問題,環環相扣,以幽默生動開展的方式來開展,結合實踐經驗引導在場的“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舉辦大賽?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稱創新大賽?
第三個問題:如何做好賽事準備?
第四個問題:如何應對現場答辯?


師“生”互動
二、一次全新的認識
陳秀萍,超星職業教育研究院高級講師,超星集團福建分公司慕課(微課)課程制作總編輯,統籌福建各大高校以及高職中職的課程拍攝及后期制作工作,帶領團隊拍攝的慕課多次獲得省級立項精品課程及國家級精品課程。接觸職業院校教學能力相關大賽有8年之久,協助制作的微課及教學能力競賽曾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一等獎。

林其天顧問作開場講話:他表示教師參加教學能力競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學校組織參加比賽并配套開展相應的培訓講座,也是對青年教師的關懷與期望。

陳老師從組織者、評委、參賽者視角,結合國賽獲獎作品及賽制調整,解析了參賽要求及評審規則,同時結合實際教學提出應對的措施建議。針對課堂實錄拍攝視頻部分結合經驗做了重要提醒。她強調教學實踐注重要教學設計、資源建設、多元考核、創新信息化教學活動、大數據支持反哺教學。


認真聽講、做筆記

互動、答疑
此次活動,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對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競賽有了一次全新的認識,同時也認識到不同競賽賽制要求的本質都在于教學實踐的積累和創新。
三、榜樣指引,激勵你我前行
4月14日,學校邀請近2年參加省教學能力競賽的獲獎教師在教師發展中心T臺活動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沙龍秀”。四位分享達人,均結合自身的參賽經歷選取了自己最有感觸的點進行分享,在現場呈現了四段各具風格的課堂片斷,“聽課”的老師們沉浸在“達人們”的精彩課堂中。
梁瑩--“網龍杯”福建省教師教學能力競賽+福建省首屆教學創新大賽)。
梁瑩老師以非?!敖拥貧狻钡貜倪x團隊、選課程、選課題三個方面結合兩個比賽的經歷,分享這三方面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

2.李捷--福建省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競賽+“網龍杯”福建省教師教學能力競賽。
李捷老師現場借助板書,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幫助參賽的團隊們分析了兩個比賽的賽制和參賽的注意點及技巧。

3.劉頤琳--“網龍杯”福建省教師教學能力競賽+福建省首屆教學創新大賽。
劉頤琳老師強調教學理念是對整門課程進行整體教學設計的依據。通過參考OBE、POA,對接人才培養需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合理利用交叉學科,創新教學新模態,實實在在的開展“三教改革”,實現通專結合。

4.吳希--福建省首屆教學創新大賽。
吳希老師說:總得有一處細節打動人,包括精心打造教學活動、課程思政、材料排版等。技能提升的同時,理念的也要有所創新--注重課程建設及科研基礎的積累的同時,助推創新教學設計并在實踐中進行優化。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都要注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從教學目標到教學組織都要體現低級到高階思維。

最后教務處鄭子蘋副處長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進行總結。激勵現場擬參加校級教師教學能力競賽的老師們,用心參賽,以賽促改,以賽促教,真正做到賽教融合。

希望越來越多的教師能夠積極投身到教師教學系列競賽中來,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