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人妻中文字幕视频|被男友调教|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婷婷午夜激情|麻豆明星ai换脸视频|a影片|传媒麻豆|日本香港三级电影|99国产精品久久久|tk火影忍者,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1蜜桃,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男女视频黄,小雪公交车灌满好爽h小说,99re在线只有精品,校花梦工厂

資產綜合管理系統  |   強智教學一體化服務平臺  |   學生實習綜合管理云平臺  |   維普論文檢測系統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公告 > 教學動態 > 正文

教學動態

關于落實《福建省教育廳服務企業八項措施》的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13-11-01 00:00:004  作者:金為民  點擊: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服務企業八項措施的通知》 (閩教職成〔2013〕22號) 文件精神,促進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推動職業院校主動對接本地市場,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結合泉州晉江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與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泉州理工職業學院服務企業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增強特色為重點,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把我校辦出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高等職業教育學校。堅持以泉州、晉江區域經濟發展定位為目標,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增強綜合辦學實力,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樹立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課程教材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深度融合和服務轉型升級的新需求。
二、工作目標
1 .建立一批“校中廠”、“廠中校”實習實訓基地,與企業共同制訂重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動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承接有關技術研究項目,積極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素質提升培訓和職業資格技能鑒定服務,積極向區域內企業發布畢業生信息,推薦學生就地開展頂崗實習并實現就業。
2 .創新社會服務體制,建立社會服務長效機制。搭建產學研結合的技術服務平臺,以專業為依托,成立11個應用技術研究機構和產學研創新團隊,建立教師聯系企業制度,將社會服務成效納入專業建設和教師工作評價體系。
3 .增強對企業服務能力,提高教師技術創新能力。引導教師積極參與企業技術創新,為企業提供廣泛的技術服務,深度參與行業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每年為2000名企業職工提供培訓服務。
4 .探索校企合作雙方在利益鏈、產業鏈、崗位鏈、教學鏈融為一體的機制,企業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培養的基地、學校成為企業員工的培訓基地、學校成為企業的產品研發基地等,使產教結合在產權制度改革、激勵制度改革方面闖出一條道路。
三、工作措施
措施之一,擴大企業“訂單培養”規模
根據企業人才需求情況,每年7-8月份邀請各理事單位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制定學校專業建設發展規劃,設置和調整專業建設方案,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實“訂單培養”計劃,汽車檢測、建筑工程、酒店管理和電子商務等專業每年簽訂“訂單培養”計劃500-600人,加強生產、教學、科研的緊密結合,建立學校與社會雙向參與、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可持續機制。
    措施之二,加大專業課程設置與企業崗位需求對接。
1 .根據企業及市場需求的現狀與變化,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邀請企業的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修改的全過程。審議該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方法等,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學生所學的內容與企業工作崗位需求相對應。
2 .在汽車、建筑等專業每年安排三分之一的專業課程由企業專家、技術人員承擔,二分之一的實踐、實訓課程的教學由企業人員擔任,在大三時邀請企業相關人員配合學校輔導員為頂崗實習學生的指導老師。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在真實的崗位工作氛圍中培養職業素質,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實現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
措施之三,積極承擔企業職工培訓,主動為企業職工開展職業資格技能鑒定。
1. 培訓企業管理人員 (包括對企業經營管理者開展戰略決策、品牌管理、危機管理、風險管理、信用建設及企業文化等內容的培訓)。
一是對企業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開展現代經營管理知識培訓,重點加強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項目管理、知識管理、時間管理等內容的培訓;
二是對基層管理人員主要開展基層管理實務和管理技巧等內容的培訓。
三是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主要搞好創業發展、經營管理等內容的培訓,加快企業管理創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2. 培訓企業一線員工。根據企業要求,按照職業崗位標準和生產規程要求,開展應知應會、崗位技能、操作規范、勞動工藝紀律、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等內容的培訓,使員工懂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新裝備、新工藝,以更好地適應產業升級對崗位技能轉型的要求,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3 各系部培訓鑒定人數一覽表

序號
培訓項目
責任單位
培訓人次
鑒定人次
1
汽車維修技術高技能人才培訓
車輛系與鑒定站
400
320
2
建筑設計
建筑系與鑒定站
200
160
3
軟件技術
數媒系與鑒定站
200
160
4
工業設計
數媒系與鑒定站
100
80
5
金融服務
財經系與鑒定站
200
160
6
電子商務
財經系與鑒定站
200
160
7
營銷與客戶管理
財經系與鑒定站
200
160
8
現代物流管理
商貿系與省郵政局
200
160
9
旅游服務
商貿系與省旅游局
100
80
10
農村(內坑)勞動力創業與就業轉移培訓
成教院與鑒定站
200
160
 
合計
2000
1600

     措施之四,校企共建研發機構
1 .構建產學研結合的技術服務平臺,以專業為依托,成立11個應用技術研究機構即: 汽車潔凈能源技術研究所、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態與綠色建筑研究所、智能終端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研究所、系統集成研究所、品牌與現代營銷研究中心、快遞運營研究中心、旅游規劃研究所、閩南文化研究中心和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所。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在教學實踐和生產實踐中側重對地方產業需要的技術進行科研攻關和試驗。
2 .與晉江陸地港、速動自動變速箱基地、泉州鳳順汽配、國聯汽配、冠科電子、功夫動漫等企業進行合作,重點建設一批聯系緊密、合作共贏的校外實習基地,以滿足學生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畢業綜合實踐等需要,每年落實畢業生頂崗實習600-800人,實現推薦就業85%以上。
措施之五,提供企業生產服務。
一是與美寶影視公司、273二手車實訓基地和中營機動車檢測站等企業的合作,使校內實訓設備與企業設備對接。對于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從規劃設計到建設實施,企業都全程參與指導。即設計構思來源于企業,設備工藝參照于企業,擺放布局效仿企業,實現實訓設備、實訓環境與企業仿真。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院全日制學生生產性實訓要求,也能滿足區域內其它單位、企業員工培訓要求,還能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新產品研發服務,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實現八個合一:即生產車間與教室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合一;教學用具與生產工具合一;作業與產品(學生作品)合一;教學與科研合一;育人與技能訓練合一。
    二是與泉州寶中旅行社、晉江航空旅行社等五家旅行社,福州世紀金源酒店、廈門宏都飯店、泉州金星酒店等六家酒店,福建外運公司、廈門外運公司、泉州外運公司、晉江陸地港公司等七家外運快遞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為企業員工培訓、組織職業資格考試。
措施之六,搭建校企共贏的合作平臺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理事 會。 由晉江市政府牽頭,晉江汽車行業、機電、商務、建工、物流等行業企業和泉州理工學院共同組建理工職業教育理事會,搭建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校主體的四方共建平臺,實現產教結合、校企一體,產權融合、領導班子融合、師資隊伍融合、實訓基地融合的運行機制。 
二是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每個系部的重點專業或專業群選聘與本專業有關的企業高端技術人才或行業德高望重的人員2-3名為本系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
三是與理事單位建立互惠互利機制(即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共同建立集教學、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生產、技術開發與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基地)和“互聘互兼”的技術人才資源庫。根據企業需要,安排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專業教師下企業頂崗兼職,使企業借助于學院的信息與技術服務,進行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新技術的引進、設備的技術改造等。同時在理事會章程中明確理事單位接受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的長效機制,保障校企合作制度化、常態化,形成學院服務企業、企業支持學院的良好氛圍。
四、組織領導和分工
(一)領導機構
組 長:臧樹良
副組長:于 雷 黃志梅
成 員:教務處、科研處、學工處、職業技能鑒定站和各教學單位負責人
學院成立服務企業落實八工項措施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主要職責是協調、統籌、指導全院服務企業八項措施的相關工作。
(二)職責分工
1 .教務處:主要職責是協調、統籌、指導全校開展企業服務工作,為企業服務工作組織必要的經費。具體負責企業調研、人員培訓、計劃制定、活動開展等,根據本區域內企業發展情況,建立企業數據庫等工作。
2. 科研處:主要職責是根據區域內企業發展需要,利用學院人才技術優勢,積極搭建產學研結合的技術服務平臺,以專業為依托,成立相應的應用技術研究機構。
3. 學工處:主要職責是根據合作企業人才需求情況,建立區域內企業人才需求動態數據 安排學生到區域內企業頂崗實習并實現就業。
4 .鑒定站:主要職責是利用職業技能鑒定站職能,面對社會行業企業開展相應的職業工種的等級鑒定工作,重點做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培訓、鑒定工作,在逐步提升鑒定工作的標準性、規范性和權威性的基礎上,加強宣傳,提升社會認知認可度,增加鑒定量。
5 .各教學單位:主要職責是根據本單位專業設置情況,重點專業或專業群組建有企業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服務,充分發揮學院師資、設備條件,積極與企業合作,提供技術咨詢、開展技術研發、進行產教合作,實施企業技術服務計劃,提升學院為本區中小企業技術服務的能力。
四、工作要求
1. 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服務企業工作,把它作為深化校企合作一項重要活動,列入重要議程,及時研究解決服務企業過程中的問題。要把大力加強服務企業,落實八項措施,提升學校形象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要統籌安排,切實把服務企業工作落到實處。
2. 加強協作配合。社會服務涉及到重點專業和多個職能部門,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各部門的聯系配合。相關單位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努力開創我校服務企業工作的新局面。
3. 建立長效激勵機制,鼓勵青年教師參與社會服務。加強社會服務制度改革,提高教師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性,引導和激勵教師主動為企業和社會服務。
4. 及時掌握信息,有效開展服務。通過調研,及時掌握行業企業對技術、培訓和人才的需求,結合學院實際開展技術服務和培訓服務。
5. 制定工作計劃。各部門、各教學要結合走訪調研企業的需求,統籌規劃,科學制定工作計劃。
6 .各責任單位服務企業優先考慮當地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的有關企業,優先考慮開發區、工業園招商引資重點企業,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企業。
                                                        泉州理工職業學院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