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走進大學校園,開始一段全新的學習體驗,課堂給予學生的是興趣還是乏味,是創造還是束縛,取決于教師的課程設計。教師應站在課程的角度審視課堂,在課程改革中不斷提升整體課程設計。
為展現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果,發揮優秀教師及優質課程的輻射作用,培養廣大教師的課程開發和專業教學能力,推動教師進一步建設優質教學資源,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為提升,我校于2018年以立項的形式對課程進行重點建設,在持續穩定建設中,教學成果不斷涌現。
近期,13門優質課程、13種教育的本真呈現,將陸續推出,從教學設計、教學改革、學生學習收獲等方面展示鮮活生動的課程全貌。
第六期--通識教育學院
項目制學習office,提升辦公效率
--《計算機應用基礎》項目制課程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針對全校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現代工具的技術基礎。近年來由于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快速的發展,更需要吸引學生的學習與關注,讓教學內容緊貼學習、工作以及計算機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
01課程教學團隊

02課程設計
1.課程內容模塊化
由傳統章節轉變為模塊化教學,每個模塊都有對應的項目作為支持,通過對項目的描述、分析、實現這樣的過程可提升學生的分析和操作能力。
![GHAR]1`5V$]{~}YMMJI93BJ.png GHAR]1`5V$]{~}YMMJI93BJ.png](/_mediafile/jwcs/cjfile/1061/png/393dbc24-d692-4512-8c42-46726c5e5e2d.png)
2.課程內容層次化
體現因材施教,將內容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分為基本-綜合-高級。

3.教學案例工作化
精選仿真案例,構成新的教學布局。通過對企業實際需求的調研和分析,把企事業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綜合案例。

4.零散知識整合化
教學過程模擬真實的工作過程,將知識點融合到案例中。模擬真實工作過程組織教學,根據完成項目過程中工作任務的需要講解知識點。

03課程定位及考核
1.“項目制教學”是以項目為載體來實施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2.項目多變性

3.教學方法

4.考核方式

04課程實施
1.項目描述

公司財務處小張每月負責審查部門考勤表及考勤卡,
根據公司制度審查員工的加班工時或出差費用,計算、編制員工工資表,并對工資表進行相應的數據統計。
(1)工作日總計25天,全勤的員工才有全勤獎。
(2)獎金級別如下:
經理:200元/天
副經理:150元/天
職員:100元/天
(3)應發工資
(4)實發工資
(5)統計工資排序情況、超出平均水平工資人數、最高工資和最低工資。
2.項目分析
(1)根據員工職務級別,確定獎金數目。
(2)計算員工的應發工資。
(3)按規定計算員工的個人所得稅。
(4)計算員工的實發工資、并對實發工資進行排位。
(5)統計超過平均工資的人數、最高工資、最低工資。
3.項目實現




4.必備知識(分析重點、難點、考點)
(1)單元格地址、名稱和引用(絕對引用,相對引用,混合引用)
(2)公式的應用
(3)函數的應用(IF、SUM、AVERAGE、RANK、COUNTIF等)
(4)如何創建公式
(5)自動求和技巧
(6)保護工作簿
05學生學習成果展示
1.長篇文檔排版




2.數據分析



3.優秀PPT案例




06教師個人發展
1.本課程獲得泉州理工職業學院第一批優質課程立項
2.本課程獲得2019年自編教材的立項
3.獲得的專利





07教學特色
1.延伸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結合豐富的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了有利的學習支持。

2.課堂教學過程實施“四部曲”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驅動”為主線,實施教學過程。

3.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考慮到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和領悟能力的差異,有的案例在內容上還分成基本需求和高級需求,以滿足分層次教學的需要。如:下表中列出了“飲料店銷售數據統計分析”案例中內容的分層情況:

4.師生互動教學法
采用“啟發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內容,不同的難易程度,不同教學對象,靈活采用多樣的巧妙教學方法。如:比喻法、拓展法、對比法、懸念法、圖示法等。
5.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
利用微課及相關視頻幫助學生實現問題的簡單化,了解教學過程中碰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運用教學資源庫、泛雅網絡課程教學平臺、在線課程,實現了可在線學習、在線復習及綜合應用的信息化教學機制。

6.團隊協作
課程通過工作中常見的案例,轉變成項目讓學生組成小組展開資料收集等團隊合作模式,使學習過程能夠更貼近日后工作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并養成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