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在會上強調,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把握七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把方向,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抓好“三愛”教育和“三節”活動,突出誠信教育,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務制度”。要切實改進體育、美育工作,養成學生一輩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一兩項藝術愛好。要部署推進課程改革,把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實化、具體化,轉化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體現到課標、教材以及考試評價中。
二是促公平,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要兜底線,研究實施“國家貧困地區兒童教育發展規劃”,注重農民工子女教育,支持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啟動《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保障每一個孩子都有學上。要保基本,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快發展農村教育,辦好必要的教學點,使每一所學校都達到基本辦學條件。抓好鄉村學校和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要上水平,優化學校布局,進一步提高農村學生進入重點大學比例,提升中西部地區教育水平,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三是調結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要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校企緊密合作、產教深度融合、中高職銜接、職普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推動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
四是抓改革,積極穩妥破解考試招生制度難題。出臺“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開展改革試點,改進考試內容,確保公平公正,加強宣傳引導。
五是轉職能,改進教育管理方式。要簡政放權,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力度,統籌整合專項資金,減少各種檢查活動,特別是要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要加快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標準體系。要加快教育立法步伐。要進一步完善督學、督政、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繼續開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省級督查、國家認定,完善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開展全國義務教育質量檢測。
六是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加快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要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公辦普通高校加快推進高校章程制定和核準工作。民辦學校、中小學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等建設。要強化依法辦學,提高學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要堅持面向社會,引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繼續實施“2011”計劃,推進產學研結合。
七是發揮社會評價作用,動員社會參與支持監督教育。要發揮行業企業作用。把行業企業的評價特別是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衡量辦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要強化專業組織評價功能,全面啟動“教育現代化進程監測評價”和“教育滿意度測評”兩項監測評估工作。要重視社會公眾監督,主動加強政務、校務信息公開,特別是加大高校招生和財務信息公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