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畫
沙畫,即用沙子做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采用產自神奇大自然的天然彩沙,經手工精致而成。一般來講,先有一個畫好圖案的不干膠模板,上面的每一部分均用小刀提前刻出輪廓,做畫者只需在做畫的時候用一根牙簽輕輕將每一部分揭起,然后將喜歡的顏色的沙子倒在上面(不干膠會自動粘住沙子)。沙畫具有獨特的表演魅力,能使觀眾進入夢幻般的感覺,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沙畫是寫意的,永遠讓人期待下一幅的精彩。一撒、一摔、一抹、一勾、一挑、一拍,具有超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二、剪紙
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鏤空藝術的杰作,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剪紙應用于各種結婚、祭拜活動,剪各種豬腳花、餅花、花貼于禮品、祭品上,寄托美好的心愿。民間藝術家用一張紙,一把剪刀就可以表達心中的喜怒哀樂。

三、微景觀手工
在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選修課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參與者們可以發揮個人特長,彰顯個性。創新、創意、創優的三創精神一直是泉州理工學院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近年來,各界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人們對身心健康和居住空間的環境要求也在日趨提高。微景觀也因此逐漸興起,并將成為流行趨勢。一盆綠意盎然、繽紛多彩的“微景觀”,不僅可以裝點生活和工作環境、促進身心健康,還可以在DIY的過程中調節情緒、舒緩壓力。此外,在手工制作過程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技能,且具有良好的創業前景。

四、話劇
話劇是探索真理與人性的藝術,在舞臺上、在角色的世界里體會喜怒哀樂怨嗔癡!如果說我們的人生是一場旅程,那么話劇就給了我們一個體驗他人生命的契機,去無限度的豐滿我們的生命!

五、海報設計
本門選修課面對零基礎學生,旨在讓同學們在最快的時間內掌握簡單的photoshop技術,以學生安全教育為主題,讓學生在學習photoshop的同時也對安全教育有所認識,起到防范作用。

六、布藝
布藝即布上藝術,以布為原材料,集合民間剪紙、刺繡制作工藝,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是中國民間藝術之一。
授課老師劉虹燕介紹: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創意和手工改造廢舊布料,不僅環保再創造,同時通過創意設計提升了自身的思維和動手能力。我們每次課程都會設計不同的主題:生活類的創意鼠標墊、牛仔衣褲大改造、裝飾立體布藝貼畫、美麗頭飾等等。一根根線在學生的調動下尋道而行,縫制出的成品,透著童趣,也透著一份不言而喻的快樂!

七、國畫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
授課教師劉虹燕老師介紹:中國畫是傳統畫種,包含寫意和工筆兩類,開設中國畫選修課主要讓學生學習寫意畫的繪畫技巧和藝術造型手段,通過水墨干濕的運用達到渲染畫面的效果,這可以讓很多沒有繪畫基礎的同學通過學習后能快速掌握基本技巧并獨立完成畫作。
泉州理工學院將國畫這一藝術引入課堂,用筆墨表現出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開拓學生的創作思維,更能讓學生感受筆墨生香的丹青世界。

八、書法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志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并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王鐸、柳公權、 蘇軾、于博、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等。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系密切。
9ZM%7DDK3H(P20BJS7.jpg)
九、電子DIY
從最基本的電子元器件入手,認識簡單的電子元器件,通過簡單基礎的實例介紹電路功能、工作原理以及設計制作方法與流程,利用Altium Designer軟件實現硬件電路原理圖的設計、PCB設計與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一步步將單純的電子元器件到實現功能的電路組裝,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硬件電路設計能力。

十、手繪速寫
手繪速寫是從事建筑、美術、園林、環藝、攝影、視覺傳達等專業學習的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在效果圖的學習過程中,臨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與環節。它是衡量大學生手繪能力的重要指標,對大學生畢業、就業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手繪是應用于各個行業手工繪制圖案的技術手法,其中的設計類手繪,主要是前期構思設計方案的研究型手繪和設計成果部分的表現型手繪,前期部分被稱為草圖,成果部分被稱為表現圖或者效果圖。

十一、瑜伽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是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而如今,人們所謂的瑜伽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