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走進大學校園,開始一段全新的學習體驗,課堂給予學生的是興趣還是乏味,是創造還是束縛,取決于教師的課程設計。教師應站在課程的角度審視課堂,在課程改革中不斷提升整體課程設計。
為展現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果,發揮優秀教師及優質課程的輻射作用,培養廣大教師的課程開發和專業教學能力,推動教師進一步建設優質教學資源,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為提升,我校于2018年以立項的形式對課程進行重點建設,在持續穩定建設中,教學成果不斷涌現。
近期,13門優質課程、13種教育的本真呈現,將陸續推出,從教學設計、教學改革、學生學習收獲等方面展示鮮活生動的課程全貌。
第三期--中營汽車學院
《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課程
一、教學團隊


二、課程設計
基于福建省內汽車維修行業企業的需求,結合現有專業實訓條件和課程團隊現狀,按照工作過程系統的課程開發流程和方法來開發課程并進行課程設計,實現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三、課程定位及考核
本課程是面向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和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圍繞汽車維修高技能人才關鍵能力的培養而設計的專業核心課。
本課程工作過程學習情景的設計、理實一體化教學強化了專業能力的培養;項目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強調了方法能力的培養;而小組合作討 論、分工完成具體工作任務進行了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
本課程在專業課程設置中縱向起到承上啟下的鏈接與支撐作用;橫向則與崗位實際環境、學生職業素養與情感、學生成才志向相對接。

四、課程實施
1、教學方法及手段改革
(1)以真實工作任務或社會產品為載體的教學方法


(2)以人為本,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的模式為:課前預習(填寫任務單中的知識儲備)→接受任務→描述故障現象→所需知識傳授→看示范→與組員協作實操(記錄數據、分析數據)→聽教師總結→完成自評(總結性問題)

本課程在校級優質課程的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內容豐富、高效實用教學資源庫,以紙質形式、電式、網站形式常年向教師、學生開放。
2、重構有序化課程結構

3、工學結合的學習進程,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

五、學生成果展示

六、教師個人發展
1、取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

2、2018-2019年獲得國際發明展 銀獎1項,創新創業大賽銅獎1項,全國發明創業成果獎二等獎1項

3、社會服務

七、教學特色
特色一:構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營造真實教學環境
2012年,利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儀器設備和專業師資團隊條件,在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的基礎上,組建了泉州市中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泉州市信捷汽車維修公司。兩家公司的成立,為《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課程教學實施提供了真實的教學環境、技術支持和設備保障,實現了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
特色二:創新教學模式、實施工學交替
在《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課程學習情境實施過程中,結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三級能力、三輪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和《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之學習情境05—綜合故障診斷與檢修的特點,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將綜合故障診斷與檢修學習情境安排在企業進行,充分利用企業先進設備、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來完成學習情境05的教學任務,實施學習情境企業化,體現出教學活動職業性、實踐性與開放性。

特色三: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注重職業能力培養
在《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課程學習情境實施過程中,根據各學習情境內容特點,有針對性運用六步法、引導文教學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等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并且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不同的職業能力,通過各學習情境的實施與不同的教學方法的運用,最終實現了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