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重點,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有機融合,2019年6月12日,郭霏霏副校長在338會議室進行了“專創融合、激發“靈性”,培養學生完整能力”專題培訓。教務處、各二級學院領導及骨干教師等一百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郭副校長通過對比新時代大學生生活的理想與現實,提出大學教育應當鼓勵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更重要的是學會創新。接著郭副校長借助新“三魂七魄”、創新力測試、水池面積擴大練習等引發在座老師們的思考,并從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別敦榮教授對本科職業教育的理解引出本次培訓的主題:更完整的能力應包括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工程方法、工作方法、社交方法。

首先是思維方法,郭副校長介紹了黑白三角創意筆記法、思維導圖及否定提問法,結合案例分析及方法練習,讓在座老師們深入了解這些方法的運用技巧,學會如何與學生互動。

其次是學習方法,郭副校長表示目前普遍的授課方式都是被動學習,老師們要學會用方法讓學生更多地吸收知識,主要介紹了三條線筆記法、ORID焦點討論法及六頂帽子思考法,建議老師們利用這些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學會記筆記。

接著是工程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安全帽撞擊體驗裝置改進”和“乒乓球運動衣裝的功能分析”為例闡述了復雜工程問題中的功能分析、相互作用分析、功能建模等,接著引出經典TRIZ理論,重點介紹40個發明原理,包括獨立、組合、提取、非對稱、合并等。工作方法主要介紹了SWOT法、OKR工作法、魚骨圖和PDCA循環法,學習如何合理安排工作計劃,如何巧妙應對工作問題。
最后是社交方法,包括溝通視窗(居哈里窗)和沖突處理模式,提出應盡可能讓開放區最大化,打開社交面。

培訓結尾,郭副校長強調結合前面這些方法,要學會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專利和軟著,并總結了五種方法講解的順序是基于產生創意-團隊討論-方案改進-生產制作-資源機會的思路,最后郭副校長利用大學生創業的典型案例提出應該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強調創新改變生活、創新改變世界、創新改變未來。
